西螺早期為台灣水陸貨運交流的重鎮之一,當時最熱絡的商業交易場所就是現在的延平路,商店、茶館、旅社、藥舖等等,南來北往、車水馬龍,其盛況非今日所能及。
▲ 今天雖然是假日,路上卻幾乎看不到人影😅,不過也多了份逛街的悠閒氣氛~
▲ 老街的建築,屬於同一時期,皆是日據時代時所引進的巴洛克式風格建築,約有六十多年的歷史,大多為二層樓或三層樓,應用開模印花、洗石子、貼面磚的手法,
來做為建築的主體,每棟屋身正面上層造型多樣的女兒牆,是整體建築最醒目的部份,其圖樣採幾何形式,以及流線形變化,輪廓鮮明,簡潔有力,四柱三間的設計是典型分段隔面方式。
▲ 每棟建築最顯眼的女兒牆,有多種不同的設計,常見的為扁長形外加出挑窗臺,屋頂部份,以各式山頭做裝飾,是 延平老街較常見的一種設計,其中以破山頭形最具特色(破山頭形是指在三角形或半圓形的頂端做缺口的一種特殊設計)。而街上的金玉成鐘樓也是 延平老街的一個獨特座標。
▲ 裡面就是鐘樓咖啡啦~天氣熱熱,我們就來喝個飲品休息一下。
▲ 一進來就看到好多很有日系雜物,也有一些小農商品,古色古香的傢俱讓人有一秒回到以前的時候!
▲ 牆面上有小好多貓頭鷹哦!超可愛的❤️
▲ 感覺這個茶壺就是歷史悠久
▲ 牆上還掛著當時老屋整修翻新的照片,
▲ 直直往後走,中間有個天井小庭院,後面進去就是座位區了。
▲ 裡面牆上也掛滿滿的時鐘,老闆當時收集這些鐘應該花了不少心力,每個不僅都有些年代,也都各具有獨特的風格,真的令人大開眼界!
▲ 這次老闆安排我們坐在後面的沙發區,這裡真的很像以前我丫嬤家的客廳吔😂!
▲ 菜單,這裡除了咖啡,還有提供一些茶飲跟甜點。
▲ 這3個已經跟躺在家裡差不多了🤣
▲ 我們點的咖啡跟金桔檸檬
▲ 今天真的是幾乎包場了,先拍個全家福。
▲ 這木製的彩色玻璃窗門也是年代悠久的感覺,非常有老宅的氣氛。
▲ 在裡面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懷舊氣氛,這棟老宅彷彿跟牆上的時鐘一樣,停擺在當時的那一刻。
▲ 接著又到斜對面吃個碗粿,「日本天皇御用西螺米」做的老碗粿!
▲ 店內環境,呈現一個三角的形狀,
▲ 菜單,前面有✱號的是假日限定,很特別的有紅豆跟咖啡口味的碗粿,不過對甜口味我們興趣缺缺就沒嚐試了,有興趣的可以來試試。
▲ 點了碗粿跟米糕,還買了假日才有做的Q麻糬。
▲ 琴連碗粿精選西螺日本時代「獻納」專用米,製成的碗粿完全沒有添加修飾粉,讓饕客能原汁原味地吃到西螺驕傲的正米香!碗粿上遍淋甜米醬與肉臊,比日本天皇更「贅沢」!每日限量現做,千萬不要錯過!
▲ 米糕,個人覺得這上面的醬應該是跟碗粿一樣,跟我印象中的米糕差滿多的,但也是不錯吃!跟碗粿不同,吃得到米粒的口感!
▲ 還買了罐青草茶來退退火,今天太陽公公太賞臉了~
▲ 門口還有大大的青草茶跟碗粿可以拍照。
▲ 其實老街上還有滿多美食的,不知道為什麼有的好像都沒有營業。
▲ 來西螺好像都要買盒麻糬回去😆
▲ 說到老街好像都會有一間大廟宇,既然來到老街就來拜拜一下,
▲ 西螺福興宮,是位於臺灣雲林縣西螺鎮福興里的媽祖廟,清康熙56年來台,於螺陽安奉祭祀,已有三百多年歷史,
因福興宮媽祖有求必應、有其必安,故其媽祖尊稱為「西螺媽祖太平媽」,在地人稱「西螺媽祖宮、舊街廟、太平媽、媽祖宮」。
▲ 拜拜保平安的寶哥。
這次來西螺老街好像沒有想像中老街那種人擠人的感覺,反而多了份清幽,如果是特地來吃個在地美食還不錯啦~可以當個順遊的景點就好!
美食資訊: 📌|鐘樓咖啡 |
美食資訊: 📌|琴連碗粿城 |